学思践悟

坚定教育自信 传承红色基因 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来源:     时间:2023-06-09  作者:许莉勇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伟业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鲜明阐释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深厚内涵,集中阐明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语重心长,催人奋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纲领性文献,是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性号令,是激励高校师生爱党报国的根本性指引。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此行重点考察了思政课智慧教室、博物馆、图书馆。在思政课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思政课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重视程度得到提高,鼓励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在校史馆里,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三山四柱”“逆行三千里”等学校历史沿革和教学科研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大师墙,看望了老教授、老专家等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教师的尊重。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图书馆听取了有关红色文献和复印报刊资料等情况的汇报,并在世纪馆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发表了重要讲话。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关键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相统一”,到“四个引路人”,再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导,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基本坐标,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明导向。广大教师要把努力做心怀国之大者、立德树人的能者、引领社会风尚的行者作为职业追求。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共情才有共鸣,有爱才有责任。在学生眼里,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我们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等品格,融入每堂课、每个课题、每个项目、每篇文章,甚至每次开会和谈话。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大气品格,追求一流学问,创造精彩事业,践行责任人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责任重大,担当使命光荣。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习讲话精神,一要从学校维度思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缔造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要始终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传统,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人民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大能力,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我们学校也是一样,是全国唯一一所医药类职业本科院校,是全省唯一一所公办职业本科,要成为职业教育的领头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二要从学科专业维度思考,助力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没有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都是无本之木。我们要以中国为观照,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解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这既是理论自信,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要从教师维度思考,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尊重广大教师,多次强调“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广大教师要不断在精通专业知识、提高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